01 佛法與心理健康班

3/1(三)探討「當代僧侶助人」價值、發展和限制

當提及「當代」也暗示這是要和過去區隔的表達。所以「當代僧侶助人」意指:這是與過去佛陀和祖師大德的助人教導有關連;但卻又因為21世紀的處境與過去不同,因此需要檢視「當代僧侶助人」的處境發生了什麼?有哪些因緣是不受時間影響,這就是「價值」;而哪些因緣卻受時空影響?切實認識這些差異條件,一方面可以拓展我們的視野,也因此看到可以發展的機緣;但也需要同時知道可能會遇到的限制。
從社會結構來看,自從進入現代之後,各行各業的分工愈來愈細趨勢下,不少行業中逐漸走向專業分工和區隔。佛教僧院也不例外,原本地方僧院和地方互動的一些功能,例如:教育、健康照顧、個人輔導和促進村里互動等機能,逐漸被公民社會的政府機構或私人專業取代。在台灣除了幾個佛教大道場,有能力建醫院、設學校之外;中小型佛寺也嚐試在消災祈福之外,有不同的耕耘,比如:校園弘法、監獄弘法、學生課後輔導、慈善救濟等。

然而,凡是屬於與人接觸的服務工作,都會涉及你我如何看待「人心」、「集體意識型態」、回應處境的知見和能力和僧侶反觀自心的覺照功夫。這些內涵也正是可以汲取佛教傳統智慧之所在,或許也是佛教僧侶助人可以著力之處。可是,如果我們忽略兩點:(一)傳承佛教的核心重點是什麼?換言之,需要掌握佛教哪些要義,才能避免異化?(二)怎麼傳承佛法的核心內涵,才能夠讓佛教對現代人有所貢獻,而那些貢獻的具體內容又會是什麼?亦即,如果沒有佛教佛法的參與,這世界會有什麼損失?

本演講假設:如果不探討佛教對21世紀的貢獻和如何貢獻,則可能會引導佛教僧侶走到怎樣的死胡同呢?

演講大綱:

  • 當代僧侶助人的涵義:一個由兩方或多方共構的場域
  • 佛教僧侶助人可以著力之處:宗教師怎麼準備自己成為助人者?
  • 導致僧侶助人會走到死胡同的可能原因,探討助人過程中不能不知道的課題,例如移情、反移情等。

日期:3/1(三)
時間:19:00~21:00
形式:線上演講
講師:自鼐法師

加入好友

請加入我們的LINE好友,我們將不定時與您分享有關學會相關的訊息及活動。

追蹤我們

想知道我們的最新消息及活動,歡迎透過以下管道追蹤我們。

有活動請通知我

我們將不定期提供最新資訊給您,您絕對不會收到非相關內容,且可以隨時取消訂閱。